天啊!新聞報導,台北老公寓越來越多。超過40年的,如果通通排拆改建成新大樓,時間也要花上超級誇張的300年。iphone大概都會飛了,人腦意識大概都可以操控電腦了。
Read More活化房地資產有很多很多方法
比起買房來投資,更多市民遇到的問題,其實也有繼承取得的房子。前輩先人居住了半世紀的一個家,對後世子孫來說已經缺乏功能。即使家庭聚會也不敷使用,建立宗祠也需要更良善的會所。又不至於是古蹟需要保護,又不堪使用成為一個共同負擔而已。
Read More面對都更遙遙無期,資產如果能收租就好了
這個猶豫時刻,人生的這個moment。老教授還沒有進一步的決定,但是光陰持續遞移。要是這兩戶公寓,都有合法隔套收租。相加起來月收租金會超過10萬,一年會超過100萬。公寓已經空著10年,10年前要是有決定,累計到今年已經收租1,000萬。而他跟我討論的議題,是政府不該下降他的退休金。可是明明,眼前就是最抗通膨的工具。他還忙著買安聯的保單,忙著佈局最安全的股票。
我們都非常努力,人生好壞,需要你關鍵決定。
Read More都更等不到,耐心有隔套
都市更新的腳步因為危老而加速,可是房地產緊縮貸款給餘屋,增添許多不穩定因素。投資房地產不如買股,想賺錢今年科技業最有速度。存錢想贏不如買書,但是內容還是得查詢出處。太太的包包、家人的紅包,過年的禮數,或許是包袱。總不能因為投資太多抱股過年因而捉襟見促,一直投資是賺到錢還是要健康總不能老了給人攙扶。
Read More快要都更了,做隔套是不是不划算?
合法隔套房,也是一筆為數不小的投資。一般來說適合改裝的房子,都會在20到40坪左右。大概可以隔出3~6個獨立單位來收租。付出成本百萬以上,三百萬以下算是合理數字。
可是這樣的投資,又不知道能不能收租回本?收租又怕遇上空窗?
在這麼多不確定因素裡,如果剛好遇上都市更新在即,是不是就直接危老都更就好?花錢做隔套,如果沒有回本,是不是根本不划算?吃力不討好呢?
Read More等危老都更比較快,或是乾脆賣一賣
等危老都更比較快,或是乾脆賣一賣
對許多30~45歲的人來說,房地產是個想投資也有很大負擔的賭注。一下要投資300~400萬到一個房子裡面,即使能夠每年產生數十萬租金,3~4年就能回本。這樣子陌生的選擇,仍感覺很冒險吧!
Read More都更 或是 隔套 呢?
大型都市計畫區,推展都更飛速。傳統高資產行政區,危老都更也是進展非常快。不過多的是等不到的老屋,看著別人的神速,自己沒地方申訴。常常接到來電跟我們說:「你覺得是要都更,還是要隔套?」
Read More